查看原文
其他

从凤凰到数字魔兽:Remix混流的盛宴

2016-06-10 王可越 新思课


要想变得有创意,不需要发明任何事物,只需要改变排列组合的方式——重混,打破——重构冰火。

我喜爱的茶杯源自偶然的组合。打碎杯体的盖子,与另一个丢失盖子的茶碗,搭配在一起,形成比原作更有吸引力的外观。

胶片相机的漏光,随机发生的二次曝光,两种图像交叠,呈现预料之外的美感。意外的重混,是难得的创作。


想象力在历史中混合出神奇造物。中国有鸡头、燕颔、蛇颈、龟背、鱼尾、五彩色的凤凰,埃及有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。

当代的混杂发生得更多、更快。在数字之流中,模拟世界不容易实现的混合、杂交,变得理所当然。



无论视觉、听觉还是语言、空间,都是世界中的一股流(flow)。“流”的含义取自“不舍昼夜”的江河。“流”的比喻同样可延伸到每个领域。视觉流、听觉流、感觉流……甚至生活流。一切的一切,无论肮脏还是甜美,都在流动中拓展、流转、交错、混合。

“流”,在混合中生长,在变化中获得生命力。所谓完整性的世界,也在“流的重混”中瓦解。


每张唱片,都包含内在的秩序与顺序。而从ipod、MP3到数字电台,则暗示着打破秩序、顺序,流动混合。

只有通过数字化媒介,音乐随机播放才有可能实现。在数字传播环境中,“音乐专辑”仅剩下概念本身。单曲,甚至是音乐段落、采样成为音乐的基本单元。

于音乐内部而言,融合爵士乐、艺术摇滚,开辟了杂糅混合的道路。60-70年代,牙买加歌舞厅开辟重混潮流,DJ为现成的音乐赋予新生命——重建音轨、重选伴奏,改变节奏,添加混响、延迟等。Remix的流体形式,已经走出迪厅,成为重要的音乐形态。

东南亚、非洲、南美、亚洲的音乐,朋克摇滚、英式、古典、爵士,消融在一段音乐中,混于无形。音乐杂糅,早已成为常态。



在视觉方面,最具有重混特征的形式是拼贴艺术、二次曝光。

现代艺术中的拼贴,引人注目的起点,从毕加索、波洛克开始(1911)。

把既有物体破坏,打碎,再组合,提高艺术品的造型意义,突出形式感、色彩变化。

后来则发展为,超现实主义者对现成品的集成。基里科的梦幻城市空间,马格列特的谜语,马克斯·恩斯特的怪物,米罗鲜亮的童真世界……

所有超现实主义气质,追求戏剧性。也在通过破碎、流动的表象,抵达人性的混乱内部,揭发日常生活秩序感与潜意识的冲突的深度。



著名的库里肖夫效应,告诉我们视听语言的含义并不在镜头本身,而是镜头之间的连接方式。

蒙太奇本质上意味着组合的可能性。从电视节目到MTV,视听重混的形式感不断加剧。

悲惨的屠杀新闻与明星绯闻、食谱、国家大事混合在一起——电视节目的流动性是缺乏伦理规则的。

MTV摆脱叙事逻辑,追求音画对位的纯粹快感。近年来引人注目的现象是重新剪辑的预告片、同人作品,业余作者从海量视听资源中获取素材,重新加工,重新混合,实现自我表达与宣泄。



所谓现代的诗意的来源其实是词语之间拼合的“断裂”。试看特朗斯特罗默的名作《果戈里》(北岛译),词与词、行与行之间都存在巨大的断裂,却因此凝聚成光与色鲜亮的万花筒。

外套破旧得像狼群。
面孔像大理石片。
坐在书信的树林里,那树林
因轻蔑和错误沙沙响,
心飘动像一张纸穿过冷漠的
走廊。
      
此刻,落日像狐狸潜入这国度
转瞬间点燃青草。
空中充满犄角和蹄子,下面
那马车像影子滑过我父亲
亮着灯的院子。


罗兰巴特《写作的零度》写道:

"新的诗歌语言运用方式中的不连贯性造成了一个隔断的自然界,它只能一块一块地显示出来。这使得世界的联系变得模糊不清,但是在文字中具体事物的地位却大大提高了。"

另一方面,新语言就像新的调味料,微妙地勾兑社会意识。

外来语、网络语,新的语言不断冲击原有的语言。语言因重混而不断进化。新语言诞生,老的也不会消亡。在使用之中抢到自己的位置。



杜尚将小便池带进博物馆,实现了不同空间意义的重混。

空间改变了物品:普通小便池因空间信息而获得了全新的意味。

与此同时,物品改变空间:小便池带有挑衅的气息,进入“高雅场域”之后,彻底瓦解了高级空间的正当性。

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,实际上也是拼贴的过程。

我曾在《垃圾之歌——美国街头艺术的发现》写道:“混乱的人造空间比干净的大自然更有吸引力。城市皱褶空间中孕育出的爬虫,有的变身蝴蝶,大部分蛆虫腐朽化为垃圾,但这也正是大城市的生命力之所在。”城市街道作为特定时空,具有舞台一般——展现与聚集的双重效应。人群聚集,相互启发,创作涌现。由于聚集和相互连接,街头的创造力有所累加。

自由的公共空间,体现重混的特征,也是文化空间的自我对话。


当代电子媒体,具有天然的流动混合性。

Pinterest、facebook、instagram、微信、微博,结构都是无穷无尽流动的瀑布。Pinterest提供无穷无尽的灵感。因为不相关的重混瀑布流而更具有冲击力。

新的信息掩盖了旧的。旧的仍然存在,时不时浮现出来。

buzzfeed的媒体核心价值是新的排列组合,他们对图像、信息进行挖掘、整理。

buzzfeed告诉我们,创意并不在于信息本身,而是信息拼合、重混。



从中国凤凰、到埃及狮身人面像,从山海经怪物,到当代魔兽出没的赛博空间,混合乃是人类幻想里的最高形态。

故事中,魔鬼与天使都是人类幻想的重构。现实中,混合动力的骡子,不可以繁殖,但登上了能量新台阶。

当代电子媒介沙中炼金,方生方死,生机勃勃,充满着杂交的动能。当代艺术的能量来自于杂交。从安迪沃霍,杰夫昆斯、到黄永砯、徐冰的实践都如此。

我们不得不拥抱重混、杂交。然后,意识到:重混成为当代文化的主要动力。


谈回到“流”的概念。河流从来不是纯粹的。但人们仍然用名字——哈德逊河、松花江、长江、塞纳河区隔彼此。

当代的杂糅,回归到水的本质——数字化的0和1,不再有肮脏与纯洁的区分。一切“流”都是自由的,都是平等的。

一切重混都伴随着欢乐的节奏。

人类总体信息洋流之中,泥沙俱下,不净不垢,再次混合,汇合成为新的创造力。


作者:

王可越,  中国传媒大学教师,博士,从事创新教学及艺术研究。


原创文章,转载及其他有关本微信服务内容的知识产权事宜,请联系d_thinker@sina.com


王可越撰写的其他文章:

唯有真实体验才是要紧的——从个人体验到体验经济

我在读空间,空间在写我,如今我们重构空间

从玩儿开始,以无用告终 ——媒介、艺术及创新札记

9999把椅子,屁股下的创新

创新炼金术,孕育神奇的连接

我的观察之旅

垃圾之歌——美国街头艺术的发现

火鸡与原始人的创新决断

有人夸奖你的作品很经典,请当作骂人话

50天50个设计挑战:走出去,让手变脏

设计思维,遭遇真实的世界

孙悟空, D-THINKER




每个人都有创造力

感谢您关注“新思课”
每周五更新内容
微信号:d_thinker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